
树莓苷等美白成分协同性的研究
树莓苷等美白成分协同性的研究
孙晓媛 申媛
(北京贝丽莱斯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北京100022)
摘要:将覆盆子酮葡萄糖苷(树莓苷)添加到膏霜中对其配伍及美白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用人体双手前臂内侧涂抹的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涂抹40天,使用探查镜技术经过数字处理,得出使用美白产品的色素变化,并将检测结果以数值的形式给出。从皮肤测试表明覆盆子酮葡萄糖苷的三种配伍方式的最佳组合为第一组,其次为第三组,第二组的协同性较差。
关键词:覆盆子酮葡糖苷(树莓苷)、傲白婷、维C乙基醚、辛酰水杨酸、保湿剂、美白、色素
Research the synergistic of Raspberry ketone glucoside and other whitening ingredients
Xiaoyuan Sun Yuan Shen
(BEIJING BRILLIANCE BIOCHEMICAL CO., LTD.)
Abstract: Added Raspberry ketone glucoside to creams and study its compatibility of whitening effect. Wiping the cream on human hands inside of the forearm,Wiping once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for 40 days. use microscopy techniques and then through the use of digital processing to get the data of pigment changes that before and after using whitening cream, test results are given in the form of numerical. Skin tests show compatibility of its best combination of three types is the first group, followed by the third group, the second group.
Key words:Raspberry ketone glucoside、Brillian-MB288、Ethyl Ascorbic Acid、Capryloyl Salicylic Acid、Whitening, pigment
前言
覆盆子酮葡糖苷(Raspberry ketone glucoside)化学名为4-丁酮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结构式如下所示:
黑色素是色素类物质的一种,能引起皮肤的着色,是在黑素细胞(Melanocyte)中由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经氧化等一系列生化反应生成的。酪氨酸酶是促进在黑色素细胞中生成黑色素的关键。覆盆子酮葡糖苷(树莓苷)是不仅具有有效阻碍酪氨酸酶的作用,还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并且是有效的一氧化氮捕捉剂。众所周知,由紫外线、工作压力等原因而产生的活性氧、过氧化脂质等的自由基可引起皮肤炎症,发生炎症时,皮肤中产生会活性氧化物和黑色素因子。因此,抑制黑色素合成不仅要考虑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还要考虑抑制炎症。近年研究表明,皮肤中的由一氧化氮合成酶而作用合成的一氧化氮给皮肤造成破坏,使皮肤粗糙、老化的同时,也成为色素沉积的原因之一,覆盆子酮葡糖苷是一优良的一氧化氮捕捉剂,因此其具有优良的抗老化作用,美白亮肤作用及皮肤调理作用。[1]
β-覆盆子酮葡萄糖苷,易被皮肤常见菌分解,对B16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显示出很强的抑制作用。β-覆盆子酮葡萄糖苷能够防止由紫外线而产生的炎症,从而抑制由紫外线造成的黑色素的生成,促进黑色素的排泄,在短时间内可产生美白效果。比现在常用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剂的熊果苷有更强的美白效果。[2]
树莓苷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稳定性均优于熊果苷,它是由源于树莓的树莓酮(即覆盆子酮)和葡萄糖成苷,即使游离出树莓酮,它对皮肤也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产生,树莓酮本身也是一种的美白、抗衰老的有效成分。树莓苷的结构类似于熊果苷,但不含有熊果苷结构中那样的酚羟基,因此无论在膏霜还是在水剂中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产品不易发生变色。
由于一种美白剂一般只对黑色素形成的一个步骤或2个步骤起抑制作用,而要有效控制皮肤变黑,需要对各个环节控制,这就是近年来流行的“协同效应”美白理论。从这个角度说,选用含两种以上美白成分产品的效果比较好。 因此研究新型高效美白剂-树莓苷与傲白婷,维C乙基醚,辛酰水杨酸复配使用的美白效果以及美白剂间的协同性将是本实验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即将与之复配使用的几种美白剂的作用机理:
1.傲白婷,研究表明,多巴色素转变为DHI和DHICA是黑色素形成所必须的过程,傲白婷可以通过抑制多巴色素和多巴色素异构酶的活性,避免或减少多巴色素的转化量,从而对于减少黑色素的形成起关键性的作用。
2.维C乙基醚,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Cu2+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防止日光引起的皮肤炎症;改善皮肤色泽,促进胶原蛋白产生,增加皮肤弹性。
3.辛酰水杨酸,可以溶解角质间的构成形物质,使角质层产生脱落,所以能去除积聚过厚的角质层,使黑色素经皮肤排出,使皮肤变白。
2.实验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自动分析皮肤检测仪型号:CBS-1800
1.2.检测原理
采用探查镜技术经过数字处理的一种皮肤图像处理系统,可以看到皮肤下的色素状况,并可随时间的变化来测量和监控这些变化。
1.3. 成分说明:
名称 |
成分配伍 |
美白霜1号 |
含树莓苷1%,傲白婷0.3% |
美白霜2号 |
含树莓苷1%,维C乙基醚1% |
美白霜3号 |
含树莓苷1% ,辛酰水杨酸0.5%,保湿剂BSJ15 1.2% |
注:三组美白霜除以上成分添加不一致,其他成分均相同 |
1.4.方法
受试者人数:10人
受试日期:历时40天。
受试者年龄:24-60之间
试验方法:试验中左右手臂内侧标好2*2cm2试验区域,同一手臂可同时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使用相关仪器进行受试区域和对照区域的测量,每个区域依据平行测定三次,先测量各测试区域的空白值,使用清洗干净的手指将试样均匀涂抹于试验区域内。每天涂抹两次,每天早7点-9点.下午4点-晚7点,到指定地点按要求涂抹在试验区域.每十天由专人负责用自动分析仪对实验皮肤区域进行测试,采集数值。
可靠性说明:志愿者态度极其认真,均按要求涂抹,数据真实可靠。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2.1.1美白1#:参加人数10人,其中有效9人,效果明显(色素减少5以上)4人
极有效(色素减少10以上)2人,无效1人。
2.1.2美白2#:参加人数10人,中途一人退出,其中有效4人,效果明显者(色素减少5以上)3人,极有效(色素减少10以上)1人,无效1人,色素增加者4人。
2.1.3美白3#:参加人数10人,有效果7人,效果明显者(色素减少5-9以上2人,极有效(色素减少10以上)3人,无效1人,色素增加2人(经调查此二人因户外作业,早上抹完后,经常长时间在阳光下照射所致)。
附表1:
|
色素减少+++ |
色素减少++ |
色素减少+ |
色素减少0 |
色素减少- |
美白霜1# |
2 |
4 |
3 |
0 |
1 |
美白霜2# |
1 |
2 |
1 |
1 |
4 |
美白霜3# |
2 |
2 |
3 |
1 |
2 |
2.2样品有效率统计:
附表2:
产品 |
有效率 |
效果明显率 |
极有效率 |
色素平均降低率 |
美白1号 |
90% |
40% |
20% |
3.9% |
美白2号 |
44.4% |
33.3% |
11.1% |
0.6% |
美白3号 |
70% |
40% |
30% |
7.9% |
2.3讨论:
从美白效果甴强到弱依次为:美白3号>美白1号>美白2号。
从美白效果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美白1号>美白3号>美白2号。
覆盆子酮葡萄糖苷的美白效果与和其配伍的产品关系极为密切。美白1号中覆盆子酮葡萄糖苷的添加量同样为1%,有效率却达到了90%,可见覆盆子酮葡萄糖苷与傲白婷0.3%为最佳美白协同性好,美白3号添加量覆盆子酮葡萄糖苷为1%有效率达到70%,可见覆盆子酮葡萄糖苷与辛酰水杨酸0.5%,保湿剂BSJ15 1.2%的美白协同性也比较好。美白2号相同覆盆子酮葡萄糖苷添加量,与1%维C乙基醚复配,有效率仅为44.4%,可见覆盆子酮葡萄糖苷与维C乙基醚的美白协同效应不理想。
从黑色素的形成过程(见图1)以及黑色素的排泄分析以上三组美白剂的协同性。
色素的形成过程见图1:
美白霜1号:树莓苷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傲白婷抑制多巴色素和多巴色素异构酶的活性,这两种美白剂在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中的2个环节起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美白霜2号:树莓苷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维C乙基醚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这两种美白剂都是作用在酪氨酸酶这个环节上只是机制稍有差别。
美白霜3号:树莓苷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辛酰水杨酸可以促进黑色素的排泄,这两种美白剂分别是在黑色素形成过程中和代谢的2个环节起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此次实验中,覆盆子酮葡萄糖苷(树莓苷)与傲白婷配伍的美白效果非常明显,协同效应最好。覆盆子酮葡萄糖苷(树莓苷)、辛酰水杨酸与保湿剂BSJ15复配后的美白效果明显,协同效应好。而覆盆子酮葡萄糖苷(树莓苷)与维C乙基醚复配后的美白效果不突出,其协同效应较差。
参考文献:
[1]YOKOTA T, IKEMOTO T, NAKATSUGAWA H. Nitrogen monoxide scavenger and aging-protecting cosmetic material [P]. JP2000-290177,1999.
[2]FRAGRANCE JOURNAL[J], lasting effect of raspberry ketone glucoside on whitening.Takesshi Ikemoto.Tomohiro Yokota(Cosmetics Laboratory,Kanebo.Ltd.),2002-5:39-43.